第164章 自有大儒为我辨经(2/2)
王青山翻到了最后一页,边看边交谈:“我倒是觉得这是篇好稿子,并且小说中描述的一些飞行器的设定,还有有关于“旅行者二号”的轨道参数,看起来很专业,不像是自己编的,倒像是查过了大量资料。”
等到他看完最后一页,才发现后边的作者署名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名字:青禾+洪晓宇。
王青山虽然是科幻文学杂志的编辑,但是并不代表他只在待在这个圈子里,第一眼看到这两个名字,他就有了猜测,不过他还不敢确定。
他有些慌忙的拿过信封,找到了寄信的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钟卫华(寄),他拍了拍大腿,笑了两声。
“我就说,果然是他。”
王青山反常的举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纷纷侧目,眼神中有些疑惑。
“老王,你这是怎么了?”
“王哥,是谁?谁寄来的稿子。”
王青山轻哼了两句戏曲,这才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青禾同志,是青禾同志的稿子?”
“青禾?”
“写出《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
“就是那个青年作家,写了《我的资本家大小姐》《高山下的花环》,还有《多彩的晨光》的作者?还上了央视采访的那位?”
有几位编辑还是很熟悉青禾同志的,一听到名字,就能报出他以前的写过的作品,其他编辑就算对他不熟悉,但是对于《高山下的花环》这部作品,也是耳熟能详。
大家纷纷表达出很高的兴趣,停下手上的工作,围绕在王青山的工位旁边,“在哪呢?给我们看看。”
王青山拿起桌上的稿件,递到了李想的手中,李想原本想的是一个一个传阅着看,看着经不住众人的催促,只好当众念给大家听:
“《在火星上酿酒的人》......”
刚读完标题,就被大家所打断:
“这标题写的真好。”
“就是,青禾同志果然名不虚传。”
“将科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既有科幻的想象,但是又不脱离人民的生活,仅仅从一个标题就能看出他的文学功底。”
李想张着嘴,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众人,这反应也太夸张了,就一个标题而已,这也能吹?
如果这标题能这样吹捧,那今天早上自己看好的那篇投稿小说《上海市关于外星飞碟的限号通知》,为什么会被大家批的一文不值?
要是钟卫华看到了这一幕,他一定负手而立,等微风轻轻吹动他的衣角,而后说上一句:“我无需解释,自有大儒为我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