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亲政(2/2)
枢密院里的军事决策者们经验丰富,相比于喜说大话的人们,这些将领们所制订的战力更加保守和稳妥,甚至有时候显得有些“懦弱”。
在实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军事将领们反而将抛弃了数千年战争史上所积累的奇谋计略,采取了最为简单粗暴的战略,每一仗都调集足够的兵力,凭借着优势和装备和雄厚的兵力一路碾压过去。
逐渐完善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再加上航运,让兵力的调动和物资的调运变得更加容易。
作为宰相的张灏很少参与战争计划的制订,而且他也希望年青的皇帝把心思多放在国内的建设方面。很明显,年青的李芃对于开拓新的疆土的兴趣远大于国内的治政。
随着太后宣布还政于皇帝,将于共和十二年二月十五举行亲政大典,并昭告天下。
在李岘活着的时候,希望自己在死后骨灰能够分成四份,安葬于华夏的东南西北四极之地,以守护华夏的领土。只不过现在这个愿望到现在还没能够实现,因为赵芸儿的意思是在她百年后,两人进行合葬。
现在,李岘的骨灰被安放在洛阳郊外祭祀的天坛。
二月十五,天坛。
平日里只有少量官员和维护工人的天坛此时显得极为热闹,占地数平方公里的广场上到处是穿着制式公服的高级官员,另外就是手执钢qiāng,列队执勤的禁军官兵。
旌旗翻卷,鼓乐喧天,被禁军严密警戒的大道上,由匹白马所拉着的皇帝銮驾由远而来。禁军统领赵枢骑在马上,当前开道,其后是枢官员的车马,加上宰相张灏,枢密使翟进和谘政使刘彦,前呼后拥,整支队伍足有数百人。
车驾到了天坛前,一众官员跟随着皇帝从马车里下来,神色?重地登上天坛。
整个仪式由宰相张灏所主持,在皇帝敬献香火后,刘彦开始诵洋洋万言的祭。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都称颂了一番。在颂祭后,是授玺仪式。翟进代表一众朝臣向皇帝敬献传国玉玺,这表示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国玺掌握在皇帝的手。
其后,在皇帝的带领下,众人叩拜天地,齐呼万岁。
由于帝国废除了过去参见皇帝的跪拜礼,在皇帝坐定后,翟进代表朝臣进行效忠皇帝的宣誓仪式。
在一片欢呼声,年青的皇帝开始接掌着整个帝国的án bg……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