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亲政(1/2)
作为天子的李芃已经十岁,到了亲政的时候。+????,↓o≥
过了新年,洛阳的皇宫、枢和谘政院就开始筹备皇帝的亲政大典。
华夏的国体,还是主要延续了宋代的制度,另外在一些地方作出了重大的改变。比如提高了武勋贵族的地位的待遇,另外就是成立了谘政院和科学院,以作为枢决策的主要谘询机构。负责监察事务的御史台归于谘政院管理,另外就是原来宰相所负责的立法权也归于谘政院,这让谘政院和政务院、枢密院一样成为了帝国并行的三大权力机构。
太后在主政期间,似乎在有意削弱限制皇权,甚至在皇帝亲政前炮制了一份类似于《权利法案的律法,交由谘政院审议通过,这让那些投靠到皇帝门下的钻营者感到有些失望。
在《权利法案通过后,名义上皇帝还是整个帝国的掌控者,可是皇帝的权力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和限制。
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虽然朝臣还是由皇帝来任命,但是在没有得到谘政院的授权情况下,皇帝是无权处置枢官员的。另外就是规定宰相和谘政使、枢密使及官员由谘政院来推举,而不是皇帝直接任命。
这似乎成了勋贵和士大夫们的一场盛宴。
枢的意图似乎是准备把自己的权力拓展到乡镇,再加上越来越庞大的屯田军,各屯田区的军官也被纳入到帝国治理的官僚体系当。也就是说帝国的官员体系在急骤地膨胀着,那些通过官员选拔考试的预备官员们终于是有了用武之地。,●●o
华夏的驻屯军现在是多如牛毛,把触角伸向遥远的草原和南方过去的蛮荒之地。那些草原和蛮荒之地,是驻屯军主要的开发目标。那些新掌控的地区,只需要迁徙几支驻屯军过去,不出十几年,那里一定会变得如同陇右、青唐一般毫无二致。屯垦戍边,早在西军时期就已经被证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在陇右和河湟地区,那里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已经算得上是国内少有的富裕地区,这些地方的驻屯军在那里生活的极为舒适,到处都是牛羊和丰沃的田地,物资的出产堪比江南……
“我们现在已经控制了燕云和河套之地,再加上在西域的开拓,这是目前的战略重点。由于实行移民实边的军垦政策,边军的粮草大部分能做到自给自足。现在除了北方和旧渤海都护府、黑水都护府,我们的疆域差不多已经恢复到了盛唐时期的版图。过去边军的粮草和物资供应是个大问题,而现在,随着铁路和修建,边地的交通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开疆拓土并不再是太大的的困难……”
洛阳皇宫,瑶光殿,作为帝师的王庶和宰相张灏正在给年青的皇帝讲解着枢最新的北方战略。
在过去,由于生产效率的低下,财赋收入有限,冗官,冗兵,永远都是封建王朝沉重的负担。可是现在,由于税赋收入的大幅增加,整个帝国养活着超过十万的官员和超过一百十万的兵员,依然是岁有余财。
甚至各州县的官学和府学逐渐把教师也纳入到官员的体系当。
在战场上不断地取得胜利也滋长着帝国高层和军方的野心,不过帝国所推行的战略却是稳扎稳打,慢慢向草原上推进和蚕食,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制订计划以避免遭受失败。每一次的胜利都会给给原来懦弱的大宋人们带来勇气和野心,现在有不少的臣甚至一直在鼓吹着一鼓作气地覆灭北辽和金国。
可惜的是,军事上的战略这些激进的臣们说了不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