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尘事(1/2)
崔衍儒声音淡淡,道:“其实爷爷还派了三个人随行保护我,不过刚进城的时候我让他们去找旅馆了,所以就只有我一个人跟着表姑夫回了家。”
崔衍儒清隽的脸上似乎无时无刻不带着笑意,明亮的眼睛似是清澈的湖水,任谁看到他的眼睛,都会觉得这是一位永远善良真诚的人。
他的眼睛清澈见底,有这样一双眼睛的人又怎么可能会骗人。
但谁又能知道清澈见底不起波澜的眼底可能会是幽暗而深不可测的深渊呢?因为他的眼里心中没有你,你做的再多在他眼中皆是虚无,又怎能妄想他的眼眸因你而起波澜呢?
崔衍儒年少即显才名,四书五经过目不忘,一年间便自学精通三门外语,且看待时势针砭时弊,不拘泥于形式,思维逻辑严谨且一针见血,因此崔家衍儒,有大才之名风传一时。
崔衍儒游历一事,也并非是崔老先生的主意,而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崔老先生的想法是让他十五岁的时候再出来游历,然后成年后出国留学。
即便是老先生都觉得十岁有点小,更别说让他独行千里了。在崔衍儒的想法中,他的游历,是要独自一人进行的。
即便崔老先生心中对孙子再有信心,但作为崔家第三代的嫡长孙,他的安全是必须要保障的。他是崔家第三代中最出众的子孙,他的光芒掩盖了同龄的所有人,毫不夸张的说,因为他,崔家的权势可以再扩展一倍!
因此,老先生是绝对不会同意他独自一人游历的,而且必须带上至少三个人,要不然他是绝对不会同意他的游历的。
当然,明面上是三个人,实际上,有十数人暗中随行,不过,这十数人除非危及崔衍儒的生命,否则是不会出现的。毕竟,如果一点危险都没有的游历,还能锻炼人吗!
崔衍儒以上海为,最终目标却是是北平。上海与北平,一个是先进摩登的经济中心,一个是人文书香的政治中心。
这一路上,崔衍儒通过步行与火车这两种交通方式,他有看到奴仆成群,出行动辄十几人的车队,看到有从战乱地逃荒而来的穷人,拥挤在脏乱的贫民窟,看到即便是连房子都没有,租着房子也要雇佣老妈子和佣人的工薪阶层,宁愿饿肚子,也要有派头。
看到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寒冷的街道上他看到有一个衣不蔽体的小叫花饿的啃树皮,哆哆嗦嗦的半天都咬不下一块,天寒地冻,树皮早就被冻成了冰块。
然后他大概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偷了包子铺里的一个包子,当然他还没等咬一口就被发现了,满身肥肉的老板对他手打脚踢,肉体相撞的闷响声在寂静的街道上传出去老远,犹带霜面的地面被蹭的露出了黑糊糊的黏腻,但即便是踹的再狠,小叫花都能一口一口的咬着包子,混着血和泥土吞进去。
崔衍儒就一直静静地看着,直到卖包子的老板似乎是打累了,终于放过了小叫花。崔衍儒才慢慢走上前,看着小叫花,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走过来,也许是觉得没意思了,他才丢下了一块大洋,转身离开。
小叫花在黑漆漆的地面上躺了许久,直到寂静的街面多出了一些杂乱的响声,这意味着安宁的小城市的一天就要开始了。他才慢慢的爬了起来,一瘸一拐的消失在了拐角,地上的那块大洋当然也不在了。
他还在安城停留过一段时间,吃过劳工才吃的大锅饭,喝过路边摊上的混沌,去童工盛行的地方打过工。一直到他觉得应该是够了,他才继续启程。
随后便是在南京遇到了张锦国,两人正巧住在了同一酒店,某一日他外出,正巧遇见了回来的张锦国,双方打了个照面,张锦国便认出了他,然后便在张锦国的盛情相邀之下来到了建苏城。
建苏城三面环山,温泉众多,即便是冬季也温暖如春,如今草长莺飞春三月,莺歌燕舞柳绿柔。
恰恰是最多情的季节。
张公馆内欢声笑语,一片融融,卿月和张耀扬被唤了下来,就连二姨太三姨太,以及三姨太生的大小姐都聚到了大厅,这是卿月重生回来后第一次见二姨太三姨太,还有她那大姐姐!
真是齐全呀,客厅里满满当当的一家人,看起来多么和谐呀,呵呵!
思绪斗转,卿月仿佛看到了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中张家姐妹的身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