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曹操:我真该死啊!(1/2)
如果第十四世辽东王刘少淮还在世,他应该会很羡慕李儒。
同样是毒士,刘少淮碍于身份只能隐藏在幕后,而李儒却可以肆意施展自已的才华。
刘少淮一辈子只出过两次手,第一次是世族猖獗,他为自已的妹妹刘婉宁献计,压得世家大族几十年抬不起头。
第二次是外戚干政,结果被他给扬了。
他两次出手,都是为了自已的家人。
与之相比,李儒就不一样了,他不管家人这有的没的,先爽了再说。
……
寒风飒飒,汉军的军旗在风中卷动,兵临长安城下。
辽东王刘倦眺望城池,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长安。
他生于洛阳,后来周转各地,却从未见过旧都长安的真容,如今观之,不禁觉得心中有些感慨。
侍女貂蝉将一件鹅毛大氅披在了他的肩上,轻声道:“王上,天凉,莫被寒风伤了身子。”
刘倦长舒了一口气,看着面前的长安城,怀念的说道:“大丈夫当效靖祖事,平乱世挽狂澜,身可死而社稷不可亡。”
貂蝉柔声道:“王上破黄巾、击董卓,已经是天下人的楷模了。”
“孤之功绩,何足挂齿?”刘倦摆了摆手,淡然道,“黄巾之乱,乃是先王所平定,而董卓之祸如今也尚未平定。说到底,孤至今为止寸功未立,一事无成。
再者而言,就算除去了董卓的祸乱,天下事依旧繁多。”
大汉的天下已经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远不是杀一个董卓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杀了董卓,也只是收复长安,救出汉帝。
而在长安之外,各地军阀依旧拥兵自重,人人皆欲取大汉而代之,此乃大势所趋。
当张角撒豆成兵,掀起那场黄巾之乱的时候,大汉四百年来所有的隐疾便已经在此刻被引爆。
想要以一人之力挡住时代的洪流,宛如螳臂当车、蚍蜉撼树,但刘倦还是想去试一试。
汉若亡,乃天命也。
为大汉奋战到最后一刻,却也是辽东刘氏的天命。
刘倦忽然轻笑一声,道:“若事败,无非便是在我死后,辽东祖庙把我的牌位和先王的牌位放在一起罢了。”
辽东祖庙的排列顺序不问生平,只论功绩。
第九世辽东王刘慕白,与先代辽东王刘寒的牌位都排在末尾,便是因为他们未能挽救大汉的颓势。
第十世辽东王刘九思的个人能力或许比不起其他辽东王,可他只凭再造大汉的功绩,便足以让自已的位置仅次于靖祖。
如果刘倦失败了,四百年大汉到此灭亡,他的牌位恐怕还要排在刘慕白与刘寒之后,与刘少淮并列。
“王上,我们何时攻城?”身披甲胄的曹操走了过来,抱拳询问。
此刻的他意气风发,从洛阳到长安,这一路来所向披靡,沿路守军皆被他视作土鸡瓦狗。
只要王上一声令下,他便率领军队,攻下大汉的旧都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