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依依惜别(2/2)
在80年代,坐飞机去大学报到可不是什么常见的事。除了她这样的异类,几乎没有学生会选择如此奢侈的出行方式。
绝大多数新生都是挤在绿皮火车上,晃晃悠悠地从全国各地来到bJ,学校自然会把新生接待的重点放在那里,安排志愿者举着牌子,组织大巴,把一拨拨新学接往校园。
机场接待的多是出差的干部、商务人士,或者少数家境优渥的海外归国人员,哪会有人想到专门为新生安排接送?
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看裴瑜独自一人站在原地不动,走过来语气和善地问道:“小同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裴瑜回过神,抬头看向对方:“您好,我是来北大报到的新生,想知道在哪可以打车去学校……”
“北大?报到?”工作人员一愣,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惊讶地说,“坐飞机来上大学?小姑娘,家里条件不一般啊……学校接待站应该在火车站,大部分学生都是坐火车来的。”
裴瑜礼貌地笑了笑,没多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坐飞机。
工作人员也没再追问,见她一脸迷茫,便热心地指点道:“航站楼外的出租车收费太坑人了,主要是宰外国人的,而且要装满人才发车,大夏天的坐着不舒服。
你这样吧,先坐机场大巴到中关村,再转公交车,就能到北大东门。路不难找,座位宽敞,票价也便宜,几毛钱就够了。就算你到了地儿不想坐公交车,中关村那儿的出租车也比机场附近的坐着舒服。”
“真的太谢谢您了。”裴瑜连忙道谢。
裴瑜和工作人员的交流,引得旁边的一位阿姨侧目而视。阿姨的目光在裴瑜身上来回打量,猜测这个独自坐飞机来上学的女孩到底有什么来头。
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大厅,裴瑜随着人流来到机场大巴的候车点。
80年代的机场远没有后世的现代化气派,候车区只是露天的一片空地,空气中混杂着汽油味和尘土气息。
裴瑜排在队伍末尾,静静地等着大巴到来。
比起周围人手中的编织袋或粗布包,她带滚轮的拉杆行李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
“坐飞机来上学,真是头一回见。”排队的时候,旁边的阿姨终于忍不住搭话,“小姑娘,你家里是做什么的?这么大手笔。”
阿姨的声音有点大,引得周围几个人也投来了探究的目光。
裴瑜被这突如其来的搭讪弄得一愣,随即敷衍道:“临时有点急事,就坐飞机来了。”
“哦,急事啊。”阿姨似乎不太相信,张了张嘴,似乎还想再问点什么,但看到裴瑜低头摆弄行李箱的模样,又把话咽了回去,只是自言自语地嘀咕:“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
大巴终于缓缓驶来,车身有些老旧,漆面斑驳,车窗却擦得还算干净。
裴瑜赶紧拖着行李箱上车,售票员站在车门口,麻利地收着车费。
她交了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小心地将行李箱塞在脚边。
车厢里挤满了人,有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也有穿着工装的出差人员,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和烟草味。
车子启动,缓缓驶出机场,燕京城的街景在车窗外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