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辩机(1/2)
这难道不是一个家族的诅咒吗?仿佛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只要是少司命们瓜尔佳氏满族正白旗血统的女人,无一幸免,都会在年轻的时候经历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她们曾经如痴如醉地爱着一个在她们眼中完美无缺的男孩,然而这段感情却犹如绚烂的烟花,瞬间绽放后便消散于无形,无法修成正果。那个善良单纯的男孩,恰似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小女孩儿的整个世界。可他却如同风中残烛,轻易地被那些心机深沉的女人吹灭,只留小女孩儿在孤独寂寞和无尽的伤感中如迷途的羔羊般徘徊。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小女孩儿们只能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中如履薄冰地艰难前行。她们的婚姻宛如一潭死水,平静得没有一丝涟漪,更别提激情了。在道德的审判台上,总有人会对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指指点点,认为这是违背道德伦理的。然而,少司命们家族的女孩儿们却只能在这如行尸走肉般的婚姻里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她们的心灵仿佛被抽走了灵魂一般,变得苍白而脆弱。爱人走了,就好似那断了线的风筝,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再难觅其芳踪。情人离去后,留下的只有那些为了生计而奔波忙碌的琐碎日常,如同一首单调乏味的乐曲,让人感到生活的无奈与沉闷。
于是,那些如阳春白雪般纯洁、似少司命般美好的爱情回忆,只能被深深地埋藏在记忆的最深处,成为一个无法与人言说的秘密角落。在那些无人可见的黑夜里,人们会默默地缅怀那段逝去的爱情,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伤,仿佛那是一首哀婉的乐曲,在心头萦绕不去。然而,生活还得继续,人们往往为了婚姻而选择婚姻,而非出于真正的爱情。多少时候,当少司命们看到曾经深爱的那个人,正温柔地呵护着他的妻子时,她们的心就像被撕裂一般,只能默默地转过身去,在秋日的风雨中,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悄然滑落。又有多少时候,曾经的爱人始终无法得到,就如同一个少女精心编织的美梦,最终都如泡沫般破灭,只留下一片虚无和痛苦。这种失落和痛苦,就像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魔咒,高悬在少司命们这个姓氏的女人头上,挥之不去。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故事似乎总是不断地在上演,如同一部部悲伤的戏剧,让人不禁为之叹息。在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姓氏背后,隐藏着一段段令人唏嘘的故事,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少司命们这个姓氏的女孩儿,似乎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们的命运——被甄选进京,成为皇族的妃嫔,如那笼中的金丝雀,失去了自由。
每朝每代,少司命们的先辈们都迫不得已背井离乡,离开那白山黑水的故乡,踏上前往京城的漫漫征途。与此同时,她们也无可奈何地与在那青山绿水间一同长大的阿哥诀别。这些阿哥,曾经是她们幼时的玩伴,是她们心间最为亲近之人。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些童年的阿哥最终却沦为少司命们嫁妆的一部分。他们或化身为护送少司命们进京的将军,或变作皇宫里陪嫁的侍从。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是少司命们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只因那是她们曾经挚爱之人啊!在这个充斥着权力与利益的世界里,少司命们瓜尔佳氏一族的女子,常常只能为了婚姻而婚姻。她们的婚姻,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联姻,是家族利益的置换。而那所谓的“爱情”,则如深埋地下的宝藏,被深深地掩埋在心底,成为了一个无法言说的秘密。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刻,当少司命们摘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然而,这一切都只能在黑暗中黯然神伤,因为现实的冷酷无情让她们无法去追逐真正的爱情。
这就如同生活情景剧一般,与那些言情的爱情肥皂剧截然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爱情最终都败给了现实,让人感叹不已。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男人的善变让人难以捉摸。他可以轻易地说出“他爱你”,但同时也能对其他人谈论爱情。那些曾经对你说过的海誓山盟,或许他再也不会对别人说出口,但他却用实际行动去兑现对另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的承诺。
失恋的感觉,就像是全身都被一种无法言喻的疼痛所笼罩。这种疼痛并非局限于某一处,而是蔓延至全身,让人什么都不想做,甚至连选择孤独终老的力气都没有。这种伤口,几乎是一生都无法愈合的,因为爱人虽然已经离去,但那颗心却依然停留在原地。
就如同人去楼空一般,回忆却愈发汹涌地涌上心头。而悬在少司命头上的关于爱情与婚姻的诅咒,就如同她妈妈少女时代的故事一样,看似俗套老旧,却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情怀。无论是“她”还是“她们”,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或许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一个缩影。
在少司命妈妈所处的那个年代,“心机婊”这个词汇尚未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个时代就不存在这样的人。事实上,夺走少司命妈妈初恋的女人,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心机婊。
人们常说“女人心,海底针”,而这些心机婊们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她们深藏不露,表面上笑容可掬,背地里却暗藏玄机,犹如笑里藏刀一般。这让人不禁联想到《红楼梦》中最令人畏惧的女子——薛宝钗。
都说女人若没有一点心机,便显得不够可爱。于是,许多人教导女孩子要学习宝钗,然而,当她们真的学成了宝钗那韵味十足的心机婊模样时,却失去了多少年轻少女本应拥有的纯真可爱品质。
就如同喜欢林黛玉的人无法忍受薛宝钗的“俗气”一样,人们在向往林黛玉般高雅的同时,却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屈服于“媚俗”的薛宝钗。这两种才情,恰似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景,各有千秋。薛宝钗的才情可谓是登峰造极,然而她那“俗不可耐”的心机却让她在“仕途婚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相比之下,林黛玉的才情则如清风拂面、灵动俊秀,更透露出一种纯洁的仙风道骨。
在少司命妈妈的初恋故事中,少司命的妈妈就如同那爱的认认真真的林黛玉一般,而那个夺走少司命妈妈爱人的女子,虽然没有高深的学识,但却是个情场老手,俗不可耐。那么,这个女人究竟是如何用如此低俗的方式夺得男人心的呢?
其实,她无非就是像那些老奸巨猾的人一样,用一种虚伪的口吻来吹嘘自己。她到处宣扬自己有多么的有钱有势,多么的有能力,仿佛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与此同时,她还不断地贬损少司命妈妈,说她是那样的孤苦伶仃,那样的无所依靠,将少司命妈妈描绘成一个可怜的形象。
最后,这个女人更是使出了一招“画饼充饥”的伎俩。她只花了一点小钱,就欺骗男人说她拥有无尽的财富,以此来吸引男人的注意。然而,这个女人的真实面目就如同那水性杨花的离落花一般,让人不禁感叹世态炎凉。她以其玩弄男人的手段和如水性杨花般的行径,如同狂风骤雨般迅速地摧毁了少司命妈妈那单纯而美好的对爱情的憧憬。自从少司命妈妈的初恋迎娶了那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之后,少司命妈妈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她失去了对生活的所有快乐和热情。
她变得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少司命也毫不例外。少司命妈妈对少司命的态度冷漠而敷衍,仿佛少司命只是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尽管少司命是她的亲生骨肉,但在少司命妈妈的心中,少司命似乎并没有占据太多的位置。
少司命妈妈曾经对少司命说过这样的话:“那天,当我看到我的初恋娶了那个女人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死了一样。从那天起,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与我无关,包括生下了你,少司命,我的女儿。我对你同样没有任何感觉,我觉得自己虽然还活着,但却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就像一具行走的尸体,毫无生气,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当初听到少司命妈妈说出这句话时,少司命已经上小学了。在那个孩子们普遍早熟的年代里,同学们都早早地陷入了早恋的旋涡,然而少司命却对此感到十分奇怪。毕竟,谁的心没有破碎过呢?
然而,少司命的妈妈却因为一场失恋而变得如此消沉。她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显得敷衍了事,仿佛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少司命在她眼中,似乎并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而是一件可以随意摆弄的物品。
少司命的心并不完整,就如同他无法得到母爱的滋润一样。他的母亲将他视为自己的一件“东西”,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这种感觉让少司命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奈,他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和重视,但却始终无法实现。
由于这场失恋,少司命的妈妈彻底丧失了爱的能力。她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漠不关心。她的生活变得漫不经心,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这样的状态不仅影响了她自己,也给少司命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她的生活仿佛与任何人都无关,甚至连她自己都对自己心生厌恶。然而,少司命在少女时期也曾经历过失去爱人的痛苦,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被他人夺走。
尽管如此,少司命并未因此而陷入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她深知这样的生活状态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少司命的母亲曾经因为失去爱人而丧失了对生活的快乐和勇气,但少司命并不想重蹈覆辙。她明白,为了一个无法得到的人而让自己变得不快乐,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少司命不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她更注重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内心真正的快乐。她不会为了任何人去伤心难过,因为在她眼中,无论是谁,都不值得她如此付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