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全新的开始(1/2)
对一国军队来说,改变步枪口径是大事,是天大的事情,需要整个军工系统的改变,可不是十几个德军高层就可以做决定的。毛奇表示会慎重考虑宁远的建议,需要回国后向威廉二世陛下汇报,德军内部也需要充分的讨论。
作为交换,禁卫军也从德方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舰船设计制造,以及船舶动力技术。
禁卫军的农场兵工厂和德方的克虏伯公司共同研发10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120毫米中型榴弹炮、160毫米重型榴弹炮。从这一点看,禁卫军放弃了FA-112轻型榴弹炮。
3月14日上午,意大利代表团到港锦州,未在锦州港区停留,于当日傍晚,抵达朝阳,直接入住开发区大酒店。
3月16日,特区与德国正式签约,在开发区大酒店,双方签署了57项合作协议。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工农业生产,以及军事方面。
在这二十几天中,特区不光与德国达成了协议,还与北京朝廷、奥斯曼帝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国,先后达成了协议,或是单纯的卖武器技术,或是技术交换,不能说双方都满意,但禁卫军一方肯定是满意的,这一点戈辉和宁远深有感触。
3月17日,在开发区大酒店9楼大会议室,戈辉、宁远等特区高官十一人,与意大利代表举行会谈。除了要试用禁卫军的现役武器之外,意方没有其它的考察计划,他们相信德国人的眼睛,所以直接谈自己的目的。戈辉也代表特区谈了自己的条件,总之,双方充分的交换了意见,而且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双方约定一周后再谈,意方代表和国内沟通需要时间。
3月20日,特区与奥匈帝国谈判代表,在朝阳荣耀大酒店5楼大会议室,举行了第二轮正式会谈。双方阐述了各自的诉求,斐迪南大公特别提到了国内的问题国外解决的方案,奥匈帝国愿意向特区输出“特别人员(有叛乱动机的人员)”。戈辉也表示愿意帮助奥匈帝国接收“特别人员”,愿意为奥匈帝国提供更多的帮助,包括且不限于让“特别人员”慢慢消失在人世间。会议进行了一整天,晚上在朝阳荣耀大酒店举行特别宴会。
3月21日,特区与奥匈帝国谈判代表继续会谈,并很快达成协议。
3月22日,特区与奥匈帝国正式签约,双方签署了46项合作协议。
3月25日,特区与意大利代表在开发区大酒店举行第二次会谈,对合作项目进行了确认,禁卫军没能拿到了意大利的港口运营权,戈辉确实有点想多了,但是意方同意禁卫军的舰船,提前申请并得到同意后,可以短暂停靠意大利港口不超过十天。当日下午,正式签约,双方签署了17项合作协议。
至此,历时一个多月的密集交外谈判结束了。回头再看这些达成的合作协议,基本上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原则,至少特区一方是不吃亏的。这在以前的大清国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被认为平等的“尼不楚条约”,也是因为清国放弃了足够多的土地之后才达成的。从这一点看,只有基本对等的军事实力,才会有基本对等的协议。
对北方经济特区来说,对禁卫军来说,这是全新的开始,当这些合作项目全部落实的时候,不敢想象,或者说要大胆想象 ,十几二十年后,北方经济特区会是什么样子,禁卫军会是什么样子。
(写到这里,我很想说“全书完”,但是,突然脑子里一直有很多其它的想法,真是很纠结的事情,我该怎么办?)
———————————————还是继续写吧——————————————————
当特区与意方完成全部签约,双方站在一起合影留念的时候,回到北京的徐世昌,也刚刚向光绪皇帝汇报完一个来月的朝阳之行。
“……以上,就是臣在朝阳这一个多月的所见所闻所感。”徐世昌结束了汇报。
听完汇报的光绪,脸上古井不波,十几秒后才干巴巴地吐出四个字:“徐卿辛苦!”
袁世凯和新晋的协理大臣那桐对视了一眼——皇帝不喜。在场的其他大臣同样心明眼亮,都在小心的揣摩圣意。
光绪不喜,是因为徐世昌汇报的和粘杆处收集到的基本一样,是徐世昌“看”的太少,还是粘杆处不作为,或者说粘杆处派到朝阳的人能力不行?再或者是阿林山能力不行?
“徐世昌,说说戈辉与列强的合作协议,你的看法。”沉默了良久之后,光绪突然问道。
“臣说说军事协议”徐世昌迅速整理思路,然后说道:“臣觉得,戈辉把武器技术卖给列强,特别是卖给交战敌对的英法日俄四国,自毁长城,大错特错。”说到这里,徐世昌一脸痛惜的表情:“臣,亲自测试过禁卫军的FA-1903半自动步枪和FA-26-J班用轻机枪,精准,好用,威力大,FA-1903是臣见过的最好的步枪,FA-26-J是臣见过的最好的机枪,两款枪,口径相同,子弹通用,这在战场上,绝对是1+1大于2,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后勤的负担。他们能在奉天战场打败日军,这些先进的枪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枪械,面对几倍数量的日军,面对从日俄战场上杀出来的日军,戈辉的禁卫军没有胜算。”徐世昌说的十分肯定。
“那么,戈辉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光绪淡淡地问道。
“臣,提醒过戈辉,明言了这样做的危害。”徐世昌轻轻摇头道:“但他说,北方禁卫军如果只能和使用栓动步枪的敌人作战,必须在武器性能上形成优势才能作战,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军队建设就是空谈,保卫特区保卫人民就是笑谈,还不如在洋大人面前双膝跪下,用金钱买和平。”
“他是不是自信过头了?”协理大臣那桐禁不住插口道:“打了几场胜仗,就飘飘然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他还说……”徐世昌无奈轻笑,继续道:“即使他不卖,列强自己也能很快研发出来,列强非常重视技术开发,有很多优秀的武器设计师,他们终能走出栓动步枪的桎梏,所以……”徐世昌看了一眼那桐,继续说道:“他只是在这些武器最值钱的时候,卖个好价钱罢了,他不想烂在手里。”
“他只为了卖个好价钱?”那桐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这个账,是这样算的吗?他不知道时间优势吗?”
“戈辉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徐世昌接着说道:“他说,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未来世界的走向会更加的不确定。”
光绪、袁世凯、那桐、铁良、载洵、载涛、均露出不解的表情,年龄最小的载涛直接替大家问出了心中所想:“潘多拉魔盒?这是什么鬼东西?”
徐世昌解释道:“这是西方的神话传说,盒子里放着一切好的,最好的,坏的,最坏的,各种可能。戈辉还补充了一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无限多的还在后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