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 第115章 江南富,可敌国矣

第115章 江南富,可敌国矣(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篮坛训练师,我一手缔造了超巨 在三体世界点亮超神科技 魔女大人,请按剧本黑化! MC创造模式:诸天批发永动机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哒!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武侠:拔剑十年,剑神见我需低眉 维度魔神的聊天群 斗罗世界的平民魂师

第115章 江南富,可敌国矣

大明直到亡国,都不是因为外部原因。

大都是因为上层腐败和阶级固化导致的,少部分原因也归咎于从弘治帝之后百五十年,就没出过几个正儿八经的皇帝。

修仙的,干木匠的,三十年不上朝的,开动物园天天银趴的数不胜数。

颇有一副南北朝遗风。

衬托的在位五年,荒淫怠政的隆庆帝都成了不可多得的明君。

连张居正加戚继光这种放到其他朝代都是王炸的组合都带不动,只能给明朝多延续几十年。

可以说从堡宗之后,朱元璋子孙四代打下来的基业,被他一手玩坏。

从那之后明朝就再也不复从前。

可朱元璋留下的底子仍然存在,蒙古诸部被彻底打服,南边有黔国公府坐镇看管,西边也没什么大的部落。

连倭寇和瓦剌都能成心腹大患,可以想象明朝的边防有多轻松。

这可不是夸张。

要知道不管是什么朝代,北边总有一把刀悬在中原脖子上。

秦汉时的匈奴,隋唐时的突厥,两宋更不用说了,辽金蒙元夏轮番上。

拿瓦剌和倭寇和这些一比,连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也正是因为周围没有强敌,才造就了这么多的奇葩皇帝和肆无忌惮的党争。

毕竟国内矛盾不能向外转移,人闲着没事干总得找点活。

最后再加上朱元璋时期定下的卫所制,给军头和勋贵造就了滋生的温床。

科举和南北榜,以及生员不纳赋税的优待条件,培养出党争这种怪物。

轻商抑商的前提下,商税自然不重视。

行商不用交税,也没有多少经济类法律,商人自然利润极高。

于是明朝的社会就变得特别畸形。

普通农户十辈子也是农户,只能种地,连平时农闲时打个野味都是犯法的,因为那是猎户的工作。

没有任何晋升空间前提下,只剩下了科举一条道路。

为了避免高昂赋税,于是农户纷纷将自己的田产白送给本地的生员,因为生员不用交税或者税赋极低,他们哪怕给自己的地交租金,也比上交给朝庭的赋税要低的多。

这些生员尝到权利的甜头,还未入官场,便先学会了贪腐,而且他们还不觉得这是贪腐,在他们心底这是做好事。

毕竟给父老乡亲帮忙了不是。

连官员的基本层都是这个样子,那正式做官的时候,贪腐程度可想而知。

也只有在国子监没有被外界腐化,一心只读圣贤书,满腔热血的生员,才是这个时代最纯洁的读书人。

商人就更不用说了,这个时候哪有什么纯粹的商人啊,都是各个大官勋贵家里推出来的,目的就是给他们拦钱。

谁会嫌钱多呢。

包括有名的晋商、徽商、辽商乃至海商,随便找一家,都能和朝中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

于是,商就是官,官就是商。

有了钱,在商业活动并不发达的明朝也不出去,众多发了财的官员尝到了权利的好,会更加用心培养下一代读书科举。

秉持着耕读传家的千年思想,一边大肆收购吞并占据土地良田,一边垄断科举。

农民乐得投献,读书人乐得接纳,于是阶级越来越固化。

最后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任由地主阶级剥削。

可能随便一场大灾,都会让农民倾家荡产,连佃租都付不起,更不要说口粮了。

或者付的起佃租,口粮却要拿出来还给地主在春天时借给的种粮贷款。

又赶上明末小冰河期,连续数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就算是富农,也扛不住这般折腾。

建奴关外起势,朝廷贪腐无度,为了筹措军饷,只能继续加税,农民彻底没了活路。

于是便有了各路闯军揭竿而起。

朱由检又吊死在了煤山,大明最后一根主心骨也折了。

以上种种,才最终导致了明朝灭亡。

其中哪怕有一点没有发生,明朝也不会被亡国。

可现在情况与前世不同了。

朱由检先是京师击败了百万闯军,一下将整个明朝的士气拉了起来,又顺便重新树立了皇威。

从堡宗之后,丢了近两百年的朝廷威信和天子威严,再次恢复。

这可是真正的破百万啊,正儿八经的在亡国边缘力挽狂澜。

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这代表天命尚且归明,原本模棱两可或摇摆不定或野心十足的军头豪杰们,瞬间收起了心思。

也正是因为这一战,朱由检才能那么快便将众多杂军和流民整合,半月时间开荒九百万亩耕地。

之后的国贼论和告内外寰宇书,占据了大义,拢住了民心。

英烈祠栓住了军户。

锦衣卫重建重新掌握了政权。

每一个动作,都加深了一分朱由检的皇威。

而这一次将大败多尔衮,生擒代善,算是将他的个人威望和朝廷威仪推到了顶点。

各地所有官员勋贵,再次对中央提起敬畏之心。

哪怕在南方腹地享福的小官小吏,都开始执行朝廷下发的政令。

甚至开始考虑这样做行不行,符不符合上面的要求。

要是放在以前,他们才不会管那么多呢,怎么挣钱怎么来。

这些变化,可能连朱由检都没察觉到,他来到之后,仅仅是让大明转亡为危,就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如倪元璐一般的这些大臣自然会感觉到。

但也仅仅是感觉到了而已,最多私下感慨两句,陛下有中兴之象。

在他们心里,官员做事不是应该的吗

就例如张煌言范景文在南京的动作一般。

如果朱由检没有打赢,谁管你是不是什么钦差大臣,想整你有一百种办法!

然而朱由检带来的恐怖威势,变相增长了范景文阁老和外派大员的含金量。

让南京众臣时刻处于惶恐状态,范景文要动南京的人,他们别说反抗了,一个个都在想方设法的撇清关系。

当然,这一百多小喽啰也有送给朱由检当见面礼的用意。

不管怎么说,李若琏一开始预备的三个月内运送第一批银子入京之计,如今提早了四十天。

若不是运河漕运还未完全肃清,害怕过路官员上下其手。

李若琏才不会亲自押运呢。

毕竟南京内的官员一千多,大户三千,勋贵五百,还有不计其数的商人,都等着他去查呢。

保守估计,整个南直隶加上江南富庶地的浮财,最少也有五千万两!

换成谁都不可能坐的住。

……

当张煌言的急信传到朱由检手中时。

他已经率军从喜峰口再次回到了北直隶地区。

这次大战,真的是将他所有家底打干净了。

除了戚家军之外,便再无可用之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九州梦回录 蛮荒仙界 重生之大道巅峰 九州界的一朵奇葩 人道至圣 满级悟性:从魔宫废墟崛起 重生后我将病娇反派宠上天 推理诊病:大哥,你老婆下药了! 八零肥妻大翻身 开荤后,禁欲的摄政王每天都想破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