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我在天津卫当埋尸匠的那几年 > 第二十一章 马大夫

第二十一章 马大夫(1/2)

目录
好书推荐: 鬼灭之刃之柱上修罗 我设计的游戏好可怕! 洪荒之我能炼化万物 从斗罗开始的剑客 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诸天世界轮回系统 偏宠小青梅:病娇竹马狠凶猛 放开那个导演 我有一卷降妖谱 仙途之符运通天

听了贾护士的话,江流心生感慨,基督教在清末迅速发展,是因为充斥着不幸与痛苦的土壤过于肥沃。再加上如基督医院,教堂布施等行为齐头并进,基督教在中国迅速扎稳脚跟。直到现代,中国依然有超过6000万的未注册的家庭教会成员。

当然,现代的基督教在中国的情况如何,听下面一个段子就知道了。

“神说要有光,经党委批准,于是允许有光。”

当然,民国初年的基督教,又是另一番情景了。拿这马大夫纪念医院来说,这是英国人的医院,受英国庇护。所有人,一律不得持武器进入,否则,就是对英国的主权侵犯。这也是一些地下党一暴露就往医院跑的原因,那些反革命份子不敢进来啊。

说了这么久的马大夫纪念医院,光听这医院的名字,就知道这医院与“马大夫”关系亲密。那这马大夫是何许人也?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呢?

说马大夫之前,不得不提另一个外国医生,彼得·伯驾。

彼得·伯驾,美国人,职业是传教医生。1835年11月,时年30岁的彼得·伯驾,来到广州,在十三行内新豆横街丰泰行里开办了一家俗称“新豆横医院”的眼科医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所西式医院。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前往广州主持禁烟,但是疝气发作,广州的中医都束手无策。

这时候,伯驾站出来,表示要给林则徐治病。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洋鬼子安的什么心,不让林则徐去他那看病。林则徐不是一般人,非常坦荡,直接去了新豆横医院,而彼得也是轻松治疗好了林则徐的疝气。

不仅如此,他还应林则徐之邀,为鸦片上瘾者开出了戒烟的药方;帮忙审阅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恳请她阻止鸦片贸易的书信;帮忙翻译《万国公法》。

伯驾在中国干了许多事,但还没来得及传教,就回到了美国。伯驾走后,他的故事还留在中国,此后的外国传教士为了方便,都基本往伯驾身上靠关系。这人虽然来中国的目的是传教,但也为中国人做了不少好事。

那伯驾又与马大夫有何关系呢?伯驾治疗人的目的是为了传教,但有一个人,是真的怀着一颗救苦救难的心来治疗中国人的,这人就是马大夫。

马大夫,原名约翰·肯尼思·麦肯齐,中文名马根济,英国人。1874年,一则刊登在爱丁堡医学杂志上的招聘启事引起了他的注意,伦敦会正在向爱丁堡医学院征集前往中国工作的医生,马根济随即报名参加。1875年,马医生到达汉口,开展医疗工作。不久后便声名鹊起,许多病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找他治疗。

1878年,马大夫身为英国教会的传教医生,来到天津卫。刚到天津卫,马大夫就治好了李鸿章夫人的病,李鸿章随即集资,在三岔口的大王庙建立了一家先进的西医医院。

大王庙西医院的宗旨是“凡局之经费,皆中堂之仁施”,对于前来就医的病人,只收挂号费,不收医药费,生活贫困者则连挂号费也免交。再加上马大夫医术精湛,前往求医的人络绎不绝。

马大夫不仅看病救人,还关心着中国的医疗教育。在说服李鸿章之后,“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的医学堂正式开学,这个医学堂,也是北洋医学堂的前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秦家女面相刻薄 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小狐貍野又撩,在暴君怀里撒个娇 身为鬼差的我收集西方恶魔 野生小道姑乱我道心·逐影斋 蜃中珠 折山白 小可怜不可能是大反派 剑与她 [综英美]我的马甲裂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