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突袭河阳(一)(2/2)
在军事行动中,突袭的成功率和作战收益基本上都是最大的,当然,在后世,想要突袭成功,却也是最困难的。
但是现在,面对麻痹大意的金军,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困难。
而且突袭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对于部队战术训练的效果也要远超寻常的作战。
黄河对岸终于亮起了几处火把,并有规律地摇动着,这表示提前过河的斥侯部队已经成功清除了金人设在河边的几处警戒点。
李岘精神一振,轻轻跺了两下有些麻木的双脚,然后对站在身边的姚炳说道:“发信号,令各部全速过河!”
数十队宋军将士,相隔百十米,在手牵着战马踏上了冰面,虽然马蹄上包裹了毡布,但脚下还是不时发了咔咔的声响。虽然有不少人担心冰面会突然开裂,可实际上三尺多厚的冰层远比人们想象中还要结实。黑暗中不时会有人马滑倒在地,引起一阵的混乱,倒是也影响着大军过河的速度。
出了峡谷地带之后,黄河在孟津渡西数十里一带骤然变宽,水流也变得缓慢了许多,从黄土高原携带而来的泥沙开始沉积,只不过需要过了荥阳以北的孤柏岭才开始大量淤积,并逐年抬高河床,形成困扰华夏民族数千年,根本无法解决的水患问题。
黄河一些水流湍急的峡谷地带,在冬季就不会结冰,或是冰层根本无法通行,比如峡州的三门峡一带,黄河中游冬天能够通行的地点就是从龙门到中条山脉西端的风凌渡一线。其他的地方都是山区,即便冬天能够通行,大军也无法穿越冬天的山地。
古代的黄河水量要比后世多,即使在冬天水位最低的时期,孟津渡的河面大约有七里多宽,大军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算全部过河。
金人在黄河北岸建有几座戍楼,担负着监视黄河的警戒任务,只不过现在里面驻守的军卒都已经变成了冰冷的尸体,安逸的生活和寒冷的冬天让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警惕性,付出的代价自然就是他们的生命。
离河岸不远的白波镇边上,还有一座灯火通明的军营。
金人在河清驻扎有一个千户担任守备。
一千人对于金人来说已经不少了,但这点人马对于李岘而言确实是只够塞牙缝的。
等到前锋营偷袭得手,马蹄声响起,这支金人和辽人混合部队再想反抗时已经太晚了。
低沉的号角在军营中响起,伴随着激烈的喊杀声和惨叫声,此时突袭的宋军早已经把军营团团包围,金人想往外送信都无法逃脱出去。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李岘已经下令不留俘虏,所以攻入营中的宋军并不去挨屋搜索负隅顽抗的敌军,而是直接点火烧房子。而狼狈逃出屋子的金兵就会立刻被射杀在门外。
过了半个多时辰,杀声渐渐停歇,浑身是血的何蓟终于来到李岘面前报告,整座营寨已经被拿下,只留了几个活口正在加紧讯问,这一营金军已经被全歼在营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