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意外之财(1/2)
“如果不是我当机立断把背篼塞给你,而是继续抱了背篼跑,肯定会被他们追上的,肯定会被他们打死的,所以我敢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既然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自然应当感激你,恩人在上,请接受我的跪拜。”
杜黑贵也不考虑李云生愿意不愿意,立马双脚着地,双手前伸,向李云生叩了几个响头。李云生弯腰拉起杜黑贵,说:“无意相遇,无意相救,你莫要客气,你莫客气,我走,我马上就走。”
杜黑贵一定要感谢,他拉住李云生,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这个人面相黑心里不黑,最讲感情,最讲义气,该跪则跪,该拜则拜,是断然不能耍赖皮的。”
杜黑贵从背篼里数出五十个大洋,丢进李云生的背篼,抱起背篼转身向山下跑,转眼之间不见了影子。李云生看看四周没有人,赶忙背起背篼向山上走去。
回到了家里,李云生吩咐渝琴带李天明出去玩,他走进屋子清点背篼里的大洋,确实是五十个,心里既惊讶又激动。边寨村民半农半猎,村民把山里出产的东西背到山下出售,用钱买回衣服食盐之类的生活品,更多的东西则自行消化。
随着人口的增加,村民向大山索取的程度也越来越强,老和尚山日渐消瘦,村民的日子更加艰难起来。李云生意外地得到了五十个大洋,于极度欣喜之余又是极度的恐慌,财不乱得的道理他是懂得的。
两个大洋可以买一头大水牛,十个大洋可以买一片山,李云生晓得五十个大洋是多么大的分量,算是发了横财,如果随意使用这些钱,说不准会丢了自己性命的,兴许还会连累到老婆和儿子。
想到儿子,李云生的心里陡然升起了一股蜜意,忧郁的眼神里很快闪现出了几分欣慰。李云生把大洋装进一个坛子里,小心地封好坛口,抱到屋外的包谷地里埋好,正打算回家时,看到儿子回来了。
李云生看到儿子活蹦乱跳的样子,心里很是欣慰,径直走了过去,情深款款地看着儿子,说:“等会儿,我们去给干妈上坟。”
李云生吩咐儿子到外面玩,他走到火塘边,用小木棍扒开了火灰,沤在火灰里的木头“噼噼啪啪”地炸了几下,跟着燃了起来,红红的火光映照着李云生黝黑的脸庞。
李云生把猪脑壳放在火炭上,不一会儿,屋子里弥漫起诱人的肉香味来。看到猪脑壳被烧烤得焦黑,李云生拿起两块小木片,用小木片夹住猪耳朵,提起,放进盛满开水的木盆里浸泡,等到泡透时再清洗。
李云生做过这事,烟瘾上来了,他赶忙从墙上挂着的一个布包里拎出一小撮旱烟末,塞进烟嘴里,拿烟嘴朝火塘里舀了一些火灰,猛吸了几口,旱烟末跟着燃了起来,屋子里随即弥漫起浓浓的旱烟味。
李云生过足了烟瘾,开始动手刮洗猪脑壳,刮洗干净之后,他把猪脑壳放进大铁锅里,掺了水,用锅盖盖好。李云生走到火塘边,把正在燃烧的木头送进灶膛里,往灶膛里塞进几根干柴,灶膛里很快升起了熊熊的火苗。
过了两个来小时,李云生把儿子喊了进来,叫他坐下,重复先前说过的话,说:“我们等会儿去给干妈上坟。”
李云生的心里其实很纠结,很矛盾,偷情属于男女之间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见不得阳光的,把儿子的身世说明白,儿子会用怎样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父亲?如果不说明白,李天明将永远生活在迷糊之中。
李天明是渝晓梅的儿子,他应当拜祭自己的母亲,李云生考虑带儿子去祭拜渝晓梅的时候,他忽然发觉自己进入了垂暮状态,至少在心理上是进入了垂暮状态,感觉做什么都有些吃力了,心里不觉萌生了些许的悲哀。
李云生想了许久,到底打消了把事情真相告诉儿子的想法,他把猪脑壳装进木盘里,端起木盘,拿起燃香和纸钱,正准备出门时,渝琴背着木柴走了进来,说:“你们要去哪里,你们去搞哪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